|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20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叶问热掀起永春咏春正宗之争 叶准:不承认有永春

[複製鏈接]

36

主題

1

好友

960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3-7-8 12:39
  • 簽到天數: 883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1270
    威望
    960
    主題
    36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0 20:36:20

    叶准:不认永春是咏春 马东村书记:咏春是永春衍生出来的

      “咏春,叶问。”摊手起式,双腿内扣,摆出“二字钳阳马”身形步法,自报家门。随着电影《叶问前传》的热映以及咏春三雄闹得沸沸扬扬的排名之争,咏春拳名声大噪,在全国范围内受到关注。

      作为叶问的故乡,罗村街道也从去年开始高调打造具有罗村特色的“咏春”文化。与此同时,陈华顺的故乡、顺德杏坛镇东马宁村申请“中国永春拳之乡”也已接受国家体育总局验收。不少功夫爱好者和市民都开始提出疑问“到底咏春和永春,哪个才正宗?”

      文/记者廖银洁、许露露 实习生蓝于天 图/记者何波

      观点PK:

      叶准:“我不承认有永春”

      上周日,叶问长子叶准亲临佛山,在父亲的故乡罗村收下100名弟子,对于国家体育总局对顺德杏坛镇东马宁村申报“中国永春之乡”进行验收一事,叶准直言,“我不会承认永春是咏春,我的父亲叶问,我父亲的师傅梁璧等宗师,都是咏春拳法,传统的咏春拳也就只有三个套路,不似永春那么多。”此言一出,立即引 起佛山武林轩然大波,咏春与永春的宗派之争又一次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马东村书记徐兆祥: “咏春拳由永春拳衍生的”

      顺德杏坛东马宁村申请“中国永春拳之乡”已接受国家体育总局验收,该村欲借助“永春拳故乡”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马东村书记徐兆祥坚持认为咏春 拳是永春拳衍生出来的。“永春起源于福建泉州少林寺的永春殿,全称是永春派少林拳,后来才衍生出咏春,就像每个人读书,掌握的知识程度与学历不一样,咏春 流传较广的就3套拳,而永春就有12套,绝对是在咏春之上。”

      咏春,永春 边个正宗?

      马东村与东马宁村的关系

      据马东村书记徐兆祥解释,东马宁村是最古老的说法,从唐代起该村就被称为东马宁村,直至后来,按照行政地域,又分为马东村、马宁村。陈华顺师傅的旧时住址就在目前马东村所在地,但是考虑到东马宁村是传统说法,因此在申请永春之乡时,还是沿用东马宁村的说法。

      九成人 学的是咏春

      记者翻阅资料发现,此前仅“咏春起源”民间便流传着包括:五枚师太、严咏春、摊手五等数种说法。但其中孰是孰非,始终难辨真伪,每个练习咏春拳的人信奉的“祖师爷”也不一样。

      昨日,记者就此走访各派人士,发现大家的普遍共识是,九成习武者练的是咏春拳。永春拳的确套路很多,但除了咏春小念头、寻桥、标指三种套路与咏春相同之 外,永春还有伏虎拳、红砂手拳、木人桩拳、一路花拳、二路花拳、佛掌、大练拳、三娘拳(镜拳)、五雷拳等其他9套拳,招式的更接近洪拳。

      “咏春与永春,在其中小念头、寻桥、标指的套路基本一致,而永春拳独有的技法,如花拳(由平拳、梅花八卦、佛掌三套拳组成)等,则类似于洪拳。这些套路 跟咏春的关系不大。就我们了解,在广佛一带甚至海外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九成爱好者学的都是咏春的这三套招式。”佛山市精武会会长梁旭辉说。

      各方看法——

      共存说:原佛山市群众艺术馆馆长 黄伯龙

      武术文化具有自发性,目前很多地方都大搞永春文化,我认为地方特色最重要。

      佛山一市两地打造咏春(永春)文化并不互相影响,只要两地协调开发,不盲目争夺,是可以互利共存发展的。事实上,无论是顺德东马宁村申请到“中国永春之乡”还是罗村申请到“叶问·咏春”省非遗,对佛山文化都是贡献。

      口误说:

      佛山市精武会副会长 梁士秋

      两派原本就是一派,顺德所说的永春宗师是陈华顺,陈华顺的师傅梁赞,学的是咏春,史料记载的也是咏春,想必是口音或者书写的错误,才产生此次分支。

      顺德永春拳现任掌门人陈国基:顺德永春拳传承清晰 欲写“族谱”

      文/记者陈婷婷

      杏坛东马宁,这座偏僻的小村内住着一位武林高手——顺德永春拳现任掌门人陈国基。他家门前的庭院内,摆着一副有 着近60年的木人桩,大厅内挂着的泛出黑色光泽的牌匾,便是当年包括叶问在内的师弟联名送给陈国基爷爷陈汝棉开武馆的贺礼,而这份贺礼也印证了明晰的顺德 永春的传承脉络。

      陈国基表示,有意将整个永春拳脉络整理成“族谱”,让世人都了解真正永春拳的历史文化。

      欲建永春纪念馆

      中国武术家协会的康戈武教授曾表示,顺德永春拳师承最有序、脉络最清晰、体系最完备、拳械套路最丰富。目前杏坛已向国家提出申报“中国永春拳之乡”的称 号,本周也接受了国家体育总局的检验。为了留住永春拳最正宗的血统,陈国基计划在杏坛建立一所永春纪念馆,将各种拳术套路悉数展出,并公开一些珍贵资料。

      叶问和阮奇山、姚才齐名 辈分却不同   

      叶问是当今世上最有名的永春大师,荧幕塑造的叶问,出手如疾风,让人赏心悦目。实际上,叶问学的功夫是从顺德永春派系学来的,他的师父陈华顺,也叫“找钱华”,最开始得到梁赞传艺后,在顺德杏坛开始教授永春。叶问是陈华顺最小的徒弟。

      陈国基说,像所有的功夫派系一样,顺德永春是讲究辈分的。当年陈华顺师承梁赞后,在顺德开授永春。晚年移师佛山,租用桑园叶家宗祠设馆授徒。桑园位于佛 山福贤路,叶家当时是佛山的大族,出了个年轻人叫叶继问,后来改名为叶问。在陈华顺61岁时,招收了年仅13岁的叶问。陈华顺一生仅收了9个徒弟,由于晚 年行动不便,与叶问年龄相差太大,叶问的功夫很多时候是由陈华顺的首徒陈汝棉教授。论辈分来说,陈汝棉和叶问是师兄弟关系,但实际更增添了一份师父情。

      牌匾证明永春辈分

      陈国基家中收藏的牌匾,是目前能够证明永春辈分的一个证据。当年陈汝棉在佛山升平路西边巷筷子街开馆授徒,包括叶问在内的几个师弟,一起送了这幅“永春国术社”的牌匾给他当贺礼。

      在人们印象中,“咏春三雄”中的阮奇山、姚才和叶问是齐名的。可是论辈分,叶问要被算为“师叔”一辈,因为阮奇山和姚才的师父吴仲素是一同送牌匾的师兄 弟之一。陈国基说,顺德永春的脉络清晰,因此辈分关系明确。叶问后来之所以和阮奇山、姚才齐名,可能因大家年龄相近,武功相当被认人误会为“师兄弟关 系”,因此很少人知道真正的辈分排次。陈国基表示,有意将整个永春拳脉络整理成“族谱”,让世人都了解真正永春拳的历史文化。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5-2-11 22:47 , Processed in 0.01521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