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作为本土宗教,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对于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尤其是道教生命哲学,在引导世人安身立命过程中,充满人文关怀。随着时代的发展,道教生命哲学从追问生命终极关怀,日益走向重生、乐活、养气等生存实践,不断调适处世方式,倡导包容、平等、和谐、自然以及不妄为的处世态度,凸显“以人为本”的光彩。而道教生命哲学所体现的人文关怀,表现在道教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对于生命的认识,是人类文明的特殊文化现象,尤其体现在对于生死问题的认识上。对此问题,中国道教哲学开辟了一个独特的路径,“在认为生死为普通人的必然之途后,不是汲汲于去营造一个死后的彼岸世界,而是依仗对主体本身所具的无穷潜力的信仰,努力去寻求一条与人类的必然之途相逆的途径。”(冯国超:《析道教生命哲学》)道教认为,通过修行就能体认“道”,与道合一,从而超越生死。道教由此构建了自身的生命哲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生命来源于自然。万物(包括生命)由道变化而产生,是道教生命哲学的基本原则。例如,《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平经》也说:“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
二是“生道合一”的生命本质论。道教将生命视作与道“相即不离”的统一体。例如,《老子河上公章句》中云:“善行道者,求之于身”,并要人们“抱身中之道”,就论述了生命与道的统一性。《太上老君内观经》云:“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作为宇宙本原的“道”是不可见的,只有通过生命来体现;生命“不可常”,但是可以通过修道来“守之”,由此而“生道合一”,达到道教理想的“长生不死”的境界。
三是通过修道来升华生命。积极探索升华生命的实践途径(养气、养心等各种修行方式),伴随着道教的整个发展历程,从东汉末年至隋代的“重命修炼”,到唐代的“重性修炼”,再到唐代之后(尤其是金元时期兴起的全真道)的“性命双修”,最终形成了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
四是强调仙道人事并重的生命价值观。道教的传统一直将成仙作为生命的目标,但是并不因此而否定现实人生的价值。例如,《太平经》云:“夫天地至慈,唯不孝大逆,天地不赦。”《抱朴子·内篇》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将人的生命价值与仙道的价值联系起来考察,提出成仙与人道符合的思想。《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更是说:“行净明法,可以先学孝,次学炼身形。”认为修炼之道是“始于忠孝立本,中于去欲正心,终于直至净明。”(《玉真先生语录别集》)由此可见,道教强调“仙道”不离“人道”,“全人道”是“修仙道”的基础,只有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才能修仙论道。
道教生命哲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
一是“以人为贵”。人“由道而生”,是万物之“灵长”,最为“尊贵”。《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实际上赋予人与最高本体等贵的地位。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指出:“夫禀气含灵,惟人为贵。人所贵者,盖贵为生。”南朝宋陆修静《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指出:“夫万物以人为贵,人以生为宝。”
二是重生(重视人的生命存在)。道教十分重视生命,这是“以人为贵”思想的必然延伸。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云:“天道恶杀好生。”“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将“生”作为天道,认为人的生命存在在一切事物中最为重要。《老子想尔注》云:“生,道之别体也。”因此将《道德经》中“公乃王,王乃大”和“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两段经文中的“王”改为“生”。而到了后来的《度人经》中,更是直接提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宗旨。
三是反对宿命论,强调人的主体性。道教认为生命自主,建构了积极生命主张。例如,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云:“知长生之可得,仙人之无种耳。”“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西升经·我命章》云:“我命在我,不属天地。”“天道自然,人道自己。”认为人可以通过道教修行而掌握自己的生命,改变自己的命运。《文始真经·七釜篇》云:“人之力,有可以夺天地造化者。如冬起雷,夏造冰,死尸能行,枯木能华。”认为道教修行(“人之力”)可以改变命运,充分体现道教对于把握自己生命的积极追求。
四是倡导积极的生命实践。道教强调人的生命价值,因此“重生恶死”,积极探索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生命状态的实践途径(养气、养心等各种修行方式),并且将此作为道教思想的一个特点。例如,《抱朴子·内篇》说:“天地之大德曰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生”被视作“天地之大德”,因此长生修道的方法是道教最特殊和最重要的内容(“至秘而重者”)。正是在道教生命哲学的推动下,道教积极探索养生学、医学,形成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道教生命哲学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具体的道教文化深入于中国社会生活当中。
例如,在道德层面,道教倡导“尊道贵德”,要求行为“合道”,清静无为、淡泊名利,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在个人生活层面,道教要求推己及人,“行善积德”。《抱朴子·内篇》强调:“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成仙,当立千二百善。”《赤松子中成经》说:“人为天地之本,当为善。”强调个人的“德行”“善道”的重要。在社会生活层面,道教倡导“慈爱和同”的处世方式,强调服务社会。《度人经》云:“齐同慈爱,异骨成亲。”《三天内解经》称:“故圣人教化,使民慈心于众生,生可贵也。”在生态文化层面,道教倡导“重生贵命”(重视和尊重生命),强调人的行为要符合“天道”,人“助天生物”“助地养形”,使自然更加完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统一。
这些道教文化所蕴含的积极元素,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一是有利于营造健康的生命观。道教所推崇的对生命和身体健康的重视,对于人的心灵修养的要求,以及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导引、行气、按摩等养生方式,对于提高现代人的生命质量大有裨益。二是可以助力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道教所倡导的顺应自然的行为原则、慈爱和合的处世方式、崇俭朴素的生活方式,对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三是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道教有“重生贵命”的生态保护思想,有与自然和谐相处、反对向自然过度索取的生态智慧,不但可以为当代的生态文明思想提供有价值的文化资源,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道教生命哲学蕴含人文关怀,是道教思想的特色之一。这一思想资源不但对于道教研究具有学术价值,对于古老的道教服务当下的社会也有一定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bbb-ccc.live/) | Powered by Discuz! X2.5 |